膝盖疼痛不是运动过度
41岁的简先生酷爱踢足球,闲暇时候喜欢到户外钓鱼。直到五个月前,他的右边膝盖开始疼痛,起初他以为是运动过度,在家休息一阵就好,谁知,几个月后,疼痛更频繁了,每次剧烈活动和屈膝时疼痛还会加重。
因膝关节痛得厉害,简先生只好来到我院关节骨科·运动医学科门诊就诊。
完善各项检查后,结果显示:双膝内翻畸形(罗圈腿,O型腿),双侧胫骨近端内侧角明显异常,右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腿型居然招来大祸
简先生拿到结果很是疑惑,连忙问医生:“我这O型腿是天生的,难不成跟我损伤有关?”
医生解释:膝关节内翻,俗称“罗圈腿”、O型腿,就是髋关节股骨头到踝关节本来是一条直线,这条线变歪了,就造成上半身的重量都通过膝关节内侧压到一个点上。早期对关节没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出现疼痛。但因长期膝关节内翻,就造成膝关节内侧软骨磨损和半月板的损伤,最终形成骨关节炎并引起疼痛及活动范围受限,甚至影响日常生活。随着时间的累积进一步加重,会导致继发髋关节和踝关节的骨关节炎,出现走路跛行甚至残疾等,要尽早治疗。
经手术团队研究,针对简先生的病情,如果只是单纯膝关节镜下修复损伤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因他本身O型腿膝关节内翻,加之他喜欢运动这一习惯,如果不矫正下肢力线,术后内侧间室退变可能会继续加重。
但考虑到简先生比较年轻,结合他的病史特点及影像学资料,仔细分析及测量后,为他精确设计截骨角度及矫正力线,最终制定了手术方案,决定行关节镜探查+半月板修整(备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高位截骨术。这样一来,尽量保留了他的膝关节结构和功能,还能延缓膝关节退变,甚至可能避免后期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炎的保膝新选择
简先生这才意识到,罗圈腿居然对身体健康有这么大的隐患,关节居然损伤得这么严重。他连忙问道:“听人说膝关节受损严重的话,要换人工关节?”
谢金元主任解释:膝关节置换术确实目前是成熟的手术,但是只适用于晚期的骨性关节炎。虽说您现在的膝关节出现了远超越同龄的退行性改变,但目前来看,仍属于早、中期的退化性膝关节炎,可考虑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通过手术力线调整,把腿做直让膝关节内外侧均衡负重,减少膝关节内侧压力,缓解疼痛,延长膝关节使用寿命。
听到“截骨”两个字,简先生吓得不轻。其实,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一个微创手术,仅在骨头上切开一道缝隙,再把截骨面以合适的角度撑开,并用接骨板固定,力线向外侧转移,下肢力学轴线得以矫正,并不会完全把骨头截除。
两天后,在谢金元带领下,手术团队按照术前方案对简先生的关节进行精准矫形,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三天,他的膝关节就无明显的疼痛,伸屈活动度均达正常,拍片提示肢力线已矫正到术前设计的角度,功能恢复得也很快,简先生对术后效果相当满意。
“保膝”是一门研究如何“采用多样化的医疗手段,以保护和修复自然膝关节为目的”的学科。保膝手术主要包括截骨术和单髁置换术,其中截骨术在解决患者疼痛症状的同时,阻止下肢异常应力对膝关节的进一步损伤,膝关节内所有软骨韧带、半月板都得到了保留。该技术的成熟开展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带来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更为面临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和保膝的机会。(艾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