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中心医院电子报

2024年12月31星期二
 

荆门一医医学科普 荆门首例!不开颅战胜“刁钻”脊索瘤 当心,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冬吃魔芋通便降脂控三高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荆门市中心医院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旬顶梁柱重拾生活阳光

荆门首例!不开颅战胜“刁钻”脊索瘤

在钟祥市柴湖镇,53岁的张大伯是家里的顶梁柱、邻里眼中的热心人,过着平凡简单、幸福自在的日子。

 

突发!吐词不清,吞咽困难

然而,命运的风云突变却让人猝不及防。近五天里,他毫无征兆地陷入了困境,说话变得含糊不清,吞咽也异常艰难,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在跨越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的希望之光迅速黯淡,病情如失控的野马般愈发严重,正常生活被无情碾碎,漫漫长夜,他只能在痛苦与无助中辗转反侧。

怀着最后的希望,张大伯来到我院。CT 检查结果似一道晴天霹雳,枕骨斜坡处的巨大占位宣告着脊索瘤的降临。这个消息让张大伯和家人顿感五雷轰顶,毕竟肿瘤扎根的颅底斜坡区,堪称人体的“禁区”,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交织如网,手术难度超乎想象。可张大伯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毅然转入神经外科 I 病区,准备和病魔放手一搏。

 

罕见脊索瘤!位置刁钻,手术难度大

脊索瘤是源自胚胎时期脊索的“定时炸弹”,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颅底斜坡的脊索瘤更是“恶中之恶”,它肆意侵蚀骨质,向两侧进犯蝶窦,向前直逼鼻咽部,向上挤压垂体、视神经,向后压迫脑干及颅内神经,带来头晕、头疼、视力障碍等一系列“噩梦”。手术切除,成了此刻驱散阴霾的唯一希望之光。

医疗团队接过了这场生命保卫战的接力棒,面对难题,他们围坐一起,展开了一场场“头脑风暴”。开颅手术?不行,创伤太大,恢复周期漫长,还可能让周边脑组织“伤痕累累”。最终,经鼻神经内镜手术脱颖而出,成为点亮希望的那盏灯。可别小瞧这手术,它就像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操作医生得有“绣花”般的高超技艺,在毫厘之间闪转腾挪,稍有不慎,那些脆弱的神经、血管就会“受伤”。

 

鼻子里做手术,肿瘤成功切除

手术那天,张大伯被缓缓推进手术室,家人的心也揪到了嗓子眼。手术室内,医生们屏气敛息,手中的器械仿佛有了生命,一点点地在肿瘤与神经、血管间“斡旋”。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承载着生的希望,既要斩除病魔,又要护得周边“周全”。几个小时过去了,捷报传来——肿瘤被成功切除!内镜手术的精准,让术中出血量微乎其微,宛如一场“微创奇迹”。

术后,张大伯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家人守在门外,焦急地等待。幸运的是,第二天,除了鼻腔有些许不适,张大伯身上的“枷锁”已卸去大半,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如同守护天使,日夜紧盯生命体征,悉心护理鼻腔,不放过任何一丝脑脊液漏的迹象,那可是守护康复成果的关键“防线”。

在医护人员11天的精心照料下,张大伯的饮食从流食慢慢变回半流食,再到正常饮食,吞咽困难的“乌云”渐渐散去,他终于可以出院,重拾生活的阳光。这场与脊索瘤的较量,他赢了,未来的日子,满是希望。(付慧)

 

科室简介

我院神经外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设有神经外科I病区、神经外科II病区。神经外科I病区率先在荆门地区开展了脑脊髓肿瘤、脑血管疾病、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神经脊柱疾病及颅脑先天性疾病的显微微创手术,开展了重型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的规范化治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残率。

擅长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脑脊髓肿瘤、功能性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脊柱疾病、感染及先天性疾病的诊治。

 

科室主任:刘平非 护士长:胡 懿

科室电话:0724-2305773 科室地址:南院1号楼住院部8楼西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荆门市中心医院
扫描浏览手机版
扫一扫,浏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