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最新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只用一个小孔,成功为一位早期肺癌患者实施单孔机器人肺联合亚段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先行随访 考虑为早期肺癌
1年前,王女士体检发现右上肺磨玻璃结节,到荆门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在易军教授的建议下先行随访,在随访中对比发现结节不仅没有消退迹象,还有增大和变实的趋势,考虑为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一方面是对癌症的恐惧,一方面是对手术的顾虑,王女士一时间纠结不已,有没有更好的手术方式?能否取得最好的效果?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
如何在保证手术精准、微创的同时,让切口更美观、疼痛更轻,让患者恢复得更快、感觉更好?
二级主任医师易军带领荆门胸外科名医工作室团队全面评估,在精准三维影像重建的基础上,制订了最佳手术方案——单孔机器人辅助下右上肺联合亚段切除,最大限度将切口微创和切除微创相融合,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保护肺功能和术后的生活质量。
经过多方比较和家庭会议讨论,王女士最终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小“孔”解忧 不再纠“结”
1月25日,在同为荆门名医工作室杨昌明麻醉团队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易军利用裸眼3D显示系统获得全息视野,娴熟地操作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宛如蛇形的机械臂全部通过一个4cm的小切口进入,快速完成精细游离、切割、取出等操作步骤,精准切除了结节所在的亚段,术中出血仅20ml。术后患者恢复很快,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术后不到一周,王女士就顺利出院。
肺结节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肺微浸润癌,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病区主任李新强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病理分期是早期肺癌,属于外科手术治愈期,即外科手术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术后无需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复发概率极低。
王女士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早是为微创心脏手术和远程手术需求而研发。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后发展迅猛,在多个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和长足进步。2022年4月最新一代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Xi落户荆门市中心医院,相比常规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具有3D高清视野、灵活的仿生手、自带荧光等诸多优点,使外科手术操作更精准、更灵活、更轻松、更微创。
自我院引进开展机器人手术以来,普外、泌外、胸外、妇科等专业累计开展各类手术300多例,其中胸外科手术100多例,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单孔机器人手术在省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我院是省内率先开展这一先进手术的医疗单位。
常规的机器人肺手术需要3-4个切口,易军教授带领胸外科名医工作室团队和杨昌明教授领衔的麻醉科名医工作室紧密协同,通过不断学习创新,优化机械臂布局,改进操作技巧,将机器人肺手术的多个切口缩成为一个切口,在精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创伤,将手术切口从“多孔”变成“单孔”,达到超精准和微微创的有机结合,让患者进一步减少了手术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将湖北省机器人微创肺手术推向了新的高度,进入了“单孔时代”。
科室介绍
荆门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是治疗普胸外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疾病的专业科室,是国家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联盟、荆门市Ⅲ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荆门地区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荆门市首批甲类临床重点专科。团队有医生11名,专科护士25名,开放床位75床,年手术量800余台。
诊疗范围
开展规范化的先心病矫治术、心脏瓣膜置换和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胸主动脉置换术;能开展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胸腔镜肺袖式切除、联合亚段切除,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剑突下腔镜纵隔肿瘤切除;胸腔镜下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二尖瓣成形术、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粘液瘤切除、三尖瓣成形术;微创腔内隔绝术(胸主动脉支架)、房缺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介入二尖瓣夹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多次成功救治重症胸外伤、胸腹联合伤、心脏破裂、急性主动脉夹层等危重患者,开展同期搭桥和肺癌根治手术,在普胸外科和心脏外科疾病诊治方面具备强大优势和影响力,多次在全国年会做大会报告发言交流。在2023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场评审环节中荣获全省第一名。
科主任:李新强 护士长:王 萌 电 话:0724—23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