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治病,听起来好像有点重口味,但汝之“便便”乃是彼之“良药”。
去年,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完成了荆门地区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治疗,为一位因肠道菌群失调的老伯解决了困扰他20多年的腹痛、腹泻问题, 为“肠”疑难病打开了治疗新途径。
近日,这个肠道健康管理“黑科技”成功帮助一名年轻小伙摆脱了号称“绿色癌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折磨。
28岁的小张家住荆门。三年前,突然出现频繁腹泻,一天能解四五次大便,开始他认为是那段时间天气炎热,自己贪凉吹空调、喝冰啤,爱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瓜果后造成的肠道不适,觉得拉拉肚子正好清清肠,没什么大不了,便没放在心上。
直到后来,小张上厕所的次数越来越多,并且伴有腹痛,甚至还有血便等,体重也轻了不少。这下小张才慌了神,立马到就近的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性脓血便、里急后重、呕吐和体重减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肠黏膜溃疡性病变和慢性炎症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点。
因为腹泻,严重影响到了小张的正常生活。每次出门找厕所都成了他心中无法磨灭的痛。渐渐地,他的性格变得日益孤僻,沉默寡言,害怕社交,也不愿意外出。
后来,家人带着小张四处求医,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口服药物治疗,但疗效不理想,症状始终持续不能缓解。
前不久,小张父亲听人说起我院是结直肠病方面的省级医学研究中心。小张也常常在网上搜索相关报道,了解到我院去年开展了肠道菌群移植(FMT)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并且可以治疗多种肠道疑难疾病。小张决定试一试,便急忙和家人来到医院。
当科主任艾旭见到这个28岁的小伙后,很惊讶,眼前的小伙虽然年纪轻轻却愁容满面。小张倒是开门见山,直接问道:“医生,这个病别人都说是治不好的,说它是‘绿色癌症’,您做的肠菌移植能不能治疗我这种病?成功率多少?安不安全?”
面对小张的三连问,艾旭连忙安慰道:“小伙子,别着急!我知道溃疡性结肠炎十分磨人,但是能不能通过这个新型技术治疗,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经过仔细问诊、查体并完善相关检查,小张符合肠菌移植治疗的条件!
随后,艾旭为小张制订了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方案,结肠镜下菌液喷洒,留置结肠管每日注入菌液。每日严密观察小张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动力变化情况。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肠道溃疡不见了,小张精神、饮食、睡眠明显好转,他看到结肠镜结果之后,立马给家里人打电话,兴奋地说:“我的结肠溃疡不见了,我的病这次居然治好啦。”
“感谢你们的专业治疗和精心护理,我终于不再被这个疾病困扰啦!真的太棒啦!”平时沉默寡言的小张出院前对着医务人员高兴地说道。(姚彩彩)
延伸阅读
●什么是肠道菌群移植(FMT)?
肠道菌群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生态,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该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核心手段之一。
●为什么肠道菌群会失衡?会引起哪些疾病?
肠道是人体最主要的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便处于动态平衡中,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加上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就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衡紊乱,就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消化系统疾病像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像糖尿病、肥胖等,神经性免疫系统疾病像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症等,以及肿瘤和衰老等。
●肠道菌群移植(FMT)技术安全吗?
肠道菌群移植是一项安全、低风险的医疗新技术。全世界已开展几万例次的肠菌移植,极少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目前中国已完成了总数高达10000+例次的移植,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目前,FMT正式写入中华医学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意见》,肠菌移植获得国家卫健委审批,具有正式收费编码。2019年,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将肠菌移植列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
●肠道菌群移植跟器官移植是一样的吗?
肠道菌群移植是指把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对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做法有一点点像器官移植,但移植的不是器官而是细菌。还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斥药,而肠菌移植后并不需要口服抗排斥药。
●肠道菌群移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于临床应用各种疾病,例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自闭症等。
●肠道菌群移植的治疗优点是什么?
疗效确切,对于慢性难治性疾病,有较高的有效率。
副作用少,目前尚未见FMT严重并发症的报道,未见特殊不良反应。
疗程短,多数疾病治疗1-3次即可,少数慢性难治性疾病可酌情增加疗程。
复发率低,相比药物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