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在钟祥胡集的曾阿姨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有一双孝顺的儿女,一个疼爱她的丈夫,自己酷爱跳健身操,有一个好身体,身边的街坊邻居都羡慕得很。自在惬意的生活下,曾阿姨本以为生死之事离自己很远,可是灾难总在不经意间降临。3个月前,在家附近散步的她,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倒,当场重伤昏迷。
在当地医院救治2个小时后,家属要求转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入院检查后,发现情况比想象得还要糟。曾阿姨严重颅内出血、颈椎骨折,生命垂危。
要救命,就要及时控制脑出血。神经外科I病区值班医生陈晓巍第一时间赶到手术室,无影灯亮起。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总算控制了颅内出血,医生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虽然解决了脑出血的燃眉之急,病情仍然不容乐观。严重的肺部感染让曾阿姨需要把气管切开,改善肺部情况。颈部骨折稍有不慎便可造成高位截瘫,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床上度过,必须一直戴着颈托固定岌岌可危的脖子。
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时候,曾阿姨整个面部都变形了,脸上、身上插满管道,等待多时的家属悲痛欲绝,忍不住放声大哭。一场飞来横祸,击垮了这个幸福的小家。
命是保住了,但康复之路漫长而艰难!转到神经外科I病区的时候,曾阿姨的意识并没有恢复,仍然处于昏迷状态。一侧的肢体瘫痪,这种情况下,护理难度极大。每一步都需要医护和病人家属密切配合。每天给气管切口、尿道口消毒,每隔两个小时翻身拍背防生褥疮并进行肢体按摩,时不时就要到床边喊喊她的名字……
面对不省人事、满身管道的妻子,高叔叔心里像刀戳一样痛,同时也害怕自己粗手笨脚会伤到她,始终不敢伸手。
护士们耐心地手把手教他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从小心翼翼到熟练操作,已经过去两个月,曾阿姨仍然没有丝毫苏醒的迹象。没人知道表面积极乐观的高叔叔正经历着怎样的绝望和无助。
“我妻子还有机会醒过来吗?别人都说,过去这么久了……她这辈子恐怕再也醒不过来了!”高叔叔拉着管床医生,还是忍不住将心底最深的恐惧问了出口。说完,默默流下了眼泪。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我们医务人员会竭尽全力治疗和护理,您把她照顾得这么好,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高叔叔听到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长时间日夜守候让他失去了信心,但医生的一席话让他再次坚信,生命会出现奇迹。
奇迹真的发生了。
几天后,医生查房时,曾阿姨竟然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当听到医生给出的指令时,还配合完成了几个简单的动作!看到这一幕,高叔叔眼里泛着泪花激动不已,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孩子们。
“你们的妈妈醒了,快来!”等高叔叔挂完电话,曾阿姨却再一次昏睡了。这次短暂的苏醒给一家人带去了无限希望,大家便索性住在医院轮流照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苏醒的细节。孩子们也学着护士的样子,无数次在曾阿姨的耳边轻声呼唤:妈妈,妈妈,您听到我在叫您吗?妈妈,您快点醒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曾阿姨终于睁开了眼睛。这一次不再是短暂的醒来一两分钟,是彻底醒来了,并且身体指标也明显改善了,颅内的出血逐渐吸收了,肺部情况恢复得不错,颈椎骨折也开始结骨痂生长。一周后,曾阿姨顺利地拔除了所有管道。
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真的等来了苏醒的奇迹!
长期昏迷,不能开口说话。现在清醒过来后怎么都发不了声音,曾阿姨急得捶胸顿足。护士弄清了原委后,安慰她:“阿姨,您现在刚刚苏醒,别着急,咱们从头开始慢慢练习,先发音a、o、e然后在连在一起,像我这样,慢慢拼读!”
曾阿姨便咿呀学语般跟着护士学了起来,几天下来,曾阿姨不仅能简短地对答了,还时不时蹦出一些冷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就这样,在医护的持续治疗、悉心照料和家人的关爱下,曾阿姨病情一天天好转,渐渐地可以缓缓起身,扶着床边栏杆下床,到坐轮椅出去晒太阳,也能抬起右边手臂……现在,她可以在旁人的搀扶下行走了。
出院前,曾阿姨的女儿激动地握住医护的手:“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们不要放弃,是你们救了我妈!”
曾阿姨笑着说:“要是没有市中心医院的这些医生护士,我恐怕就要一辈子瘫在床上,遇到了你们才出现了这个奇迹!谢谢你们,你们来钟祥,我一定要带你们去吃胡集鸭子。”(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