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吕安,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湖北省神经电生理与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组委员,在SCI、中华级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主持荆门市科研项目一项,现任我院神经外科II病区主任,我市脑动脉瘤治疗领域知名专家。
大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神经中枢、是全身五脏六腑的总辖,支配着肌肉的运动,主宰着精神心理等一系列活动,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一旦出现损伤,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
脑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常被称为脑袋里“隐形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病残率或死亡率极高。
作为全市脑动脉瘤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陈吕安秉承的原则是:让脑动脉瘤不过夜,一旦发现,尽早处理,无论是通过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手术,都必须当天完成,不留给炸弹任何爆炸的机会。
陈吕安经常对后辈说:“身为医生,我们就要随叫随到,做到立即处理,不仅仅是治病保命,还要让病人回归社会。”
对于脑血管疾病,病人大多偏老龄化,基础疾病多,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无论是“堵”了还是“溢”了,都会造成大脑的损伤,会使身体这栋大厦瞬间遭受强烈破坏,带来偏瘫、失明、死亡等严重后果。脑部血管细小迂曲又复杂,手术过程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介入手术更是考验术者技术,很多血管只有1至2mm,一场手术堪称是在脑血管上“绣花”。
陈吕安在手术台前通常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常常在凌晨被电话铃声吵醒,步履匆匆地赶往医院;有时吃饭吃到一半,就不得不放下碗筷,疾走在急诊室和ICU之间……这些,只是他从医二十多年来的日常。
两年前,帕金森患者王奶奶来到神经外科II病区就诊,陈吕安接诊了她。当时,王奶奶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敢完全相信医生。为了打消她的顾虑,陈吕安多次到病房和她沟通交流。最终,王奶奶不仅如期接受了手术,并在科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下,恢复得十分顺利。陈奶奶出院后,陈吕安还时不时地打电话询问她的身体状况;王奶奶也经常专程到医院看他,两人在和谐的互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像陈奶奶这样,经陈吕安治疗的患者还有很多,无论多忙多累,他总是笑着说:“病人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亲人。哪怕夜以继日,再苦再累,只要能把人救活,那便是值得!”(曹孟醒)